2016年12月26日星期一

问卷调查之分析(三):膳食状况

假设:有人说去年上午班有4仟人,食堂足以应付,今年高初中錯开休息用餐,一次只有3仟人,食堂更可以应付云云。

但实际情况如何,是需要数据来证明的,否则就是把推理当事实。

我们下来观察几个有意义的指标。

表1:享用到主食百分比的比较
每天3~4/1~2/没有 
201569.417.511.131.9
20164040.6235
增幅-29.423.111.873.1



























从表1及图1,很明显看出,每天能享用到主食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降幅为29.4%。


表2:饥饿1小时以上百分比的比较
每天3~4/1~2/没有 
20156.31.920.671.3
201633.11534.417.5
增幅26.813.113.8-53.8
























从表2及图2,可以看出在2015年,有8.2%(6.3%+1.9%)的学生经常处于饥饿1小时以上的状态。这表示饥饿问题很早就存在,只是比例不高。到了2016年,这比例上升到48.1% (33.1% + 15%),增幅为39.9%。

而从来没有饿肚子的学生百分比,则从2015年的71.3%下降到2016年的17.5%,降幅为53.8%。

从以上的图表及数据来看,假设是不成立的。

下来我们观察一个指标,来探讨何以假设不成立。

表3:2015年放学后用餐方式
食堂家里饭盒校外
百分比23.1450.631.3

























2015年放学后的用餐,其实就相等于2016年的午餐时段。

从表3及图3的数据来看,其实只有部份(23.1%)的学生在食堂享用午餐,更多的是回家用餐(45%),其次为校外用餐(31.3%)。

假设无效的根本原因就是预设了所有的学生都是在食堂用餐,而表3及图3显示这个预设根本就不成立。

就算不看数据,可是读书时代,我就很清楚知道不是所有的学生是在校內食堂用餐。所以,就算凭经验,校方怎么会预设所有的学生是在食堂用餐呢?

假设无效的次要原因是预设了食堂准备食物是不需要时间的,所以,高初中的休息时段錯开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了云云。显然,这样的预设是不切实际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