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校本部之所以会实行行单班制,其主要的理由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的成绩。所以,我们就以问卷A(高中部)的160个数据为主,再参考问卷B(初三及初二)的40个数据,来判断学生的成绩表现如何。
这里采用的数据是2015年的上半年成绩总平均(变数为A4)及2016年上半年成绩总平均(变数为A5)。
---------------------------------------------------------
关于问卷A。
表A1:与去年(2015年)相比,2016年的上半年学业总平均表现状况:
明显进步(差距≦5分)
|
9
|
5.6%
|
进步(1分≦差距<5分)
|
31
|
19.4%
|
持平(差距在正负1分之內)
|
31
|
19.4%
|
退步(1分≦差距<5分)
|
59
|
36.9%
|
明显退步(差距≦5分)
|
30
|
18.8%
|
TOTAL
|
160
|
100.1%
|
资料来源:整体报表A的第6题。
从这张报表来看,这160个数据的总体表现是退步多过进步。
计算2015年数据的平均值 = 70.30;2016年的平均值 = 68.52,差距 = -1.78,也显示是退步了。
但是否显著,还需进一步的分析,所以,用SPSS(注1)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Paired-sample T test)。结果如下:
表A2:上半年总平均之配对样本T检验
Paired Samples Test
|
|
|
Paired Differences
|
t
|
df
|
Sig. (2-tailed)
|
|
|
Mean
|
Std. Deviation
|
Std. Error Mean
|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
|
|
|
|
|
|
|
|
Lower
|
Upper
|
|
|
|
Pair 1
|
A4 - A5
|
1.779
|
7.642
|
0.604
|
0.586
|
2.973
|
2.945
|
159
|
0.004
|
*信赖水平(Confidence Level)设定为95%。
最右下角的数据,我们称之为p值。
如p值<0.05,为“显著”;它的意思是指碰巧出现的可能性小过5%。
如p值<0.01,为“非常显著”;它的意思是指碰巧出现的可能性小过1%(注2)。
在这里,p值=0.004<0.01,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
结论1:这160位高中部学生,上半年成绩总平均“非常显著”的退步。
下来,以学生的通学距离进行分组比较,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算结果整理如下:
表A3:分组之成绩平均值及p值
组別
|
通学距离
|
样本数
|
平均值(2015)
|
平均值(2016)
|
差距
|
p值
|
1
|
10公里以下;
|
54
|
71.16
|
70.21
|
0.95
|
0.166
|
2
|
10到20公里;
|
52
|
71.06
|
69.99
|
1.07
|
0.087
|
3
|
20公里以下;
|
54
|
68.72
|
65.44
|
3.28
|
0.038
|
第1组和第2组的p值都大于0.05,所以,碰巧出现机会大过5%,不能通过T检验,不能说是显著;但第3组的p值=0.038<0.05,通过T检验。
结论2:通学距离在20公里以下的高中部学生,成绩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20公里以上的学生,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做2个推测:
1.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是交通状况,而解决交通状况的办法绝对不是起大楼,而是赶快建设东北分校,让学生可以就近入学。
2.学生理想的通学距离应在20公里以內。
当然,以上的结论及推测是建立在160个数据上,不能说是有代表性,但可以做为参考。建议校方应利用手上现成的大量数据,再行检验一次,以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
至于问卷B。
表B1:与去年(2015年)相比,2016年的上半年学业总平均表现状况:
明显进步(差距≦5分)
|
3
|
7.5%
|
进步(1分≦差距<5分)
|
7
|
17.5%
|
持平(差距在正负1分之內)
|
11
|
27.5%
|
退步(1分≦差距<5分)
|
14
|
35.0%
|
明显退步(差距≦5分)
|
5
|
12.5%
|
TOTAL
|
40
|
100.0%
|
资料来源:整体报表B的第6题。
从这张报表来看,这40个数据的总体表现是退步多过进步。
进一步做显著性水平的测试,因只有40个数据,只做整体的检验。计算结果如下:
表B2:成绩平均值与 p值
序
|
样本数
|
平均值(2015)
|
平均值(2016)
|
差距
|
p值
|
1
|
40
|
73.65
|
73.09
|
0.56
|
0.335
|
p值=0.335>0.05,所以:
结论3:对于这40位初三、初二的学生而言,成绩没有显著的退步(当然,也没有显著的进步)。
这可能是因数据太少,只有40个,所以,没法通过T检验。如果有多点数据,或许结果就不一样。所以,还是建议校方应利用手上现成的大量数据,再行检验一次,以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
注1:SPSS是一种类似Excel的电脑软体,用于统计数据的计算及分析上。
注2:在学术研究上,只有两种标准,95%和99%。一般人文学科是采用95%(再放松点,90%也可以采用),自然科学则通常要求采用99%。当然,非学术要求,采用多少巴仙,则没有特別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