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星期日

问卷调查之分析(七):课外活动

前情提要:本分析以问卷A(高中部)的160个数据为主,需要时再参考问卷B(初三及初二)的40个数据。

校方推行全日制的一个理由是要让同学100%强制参与课外活动。

这本身是一个争议性高的教育课题:课外活动是否应以自愿为原则?

前面提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 上课时间 + 课外时间。

还有一个重要基本概念,

学生的学习 = 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

他主学习是指在大人(教师、家长等)的主导下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在学生的自我主导下的学习;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只是学生的自律性差异大,多数学生还是要在大人的引导下才能好好地学习。但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就是要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所以,一部份时间是由教师主导下的他主学习(即课堂教学),打好学生的根基;另一部份时间就要给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素养。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既然课外活动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自然应以自愿为原则。

当然,也有人认为我们可以不自主的方式来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这也有其中的道理。

在理论上可以争个不休,但在实务上,往往是以效果来论。所以,我们就观察三个具体且切身的指标。


表1:2016年学生参加学会的意愿
ABCD
201617.50%16.90%12.50%53.10%

注:A=完全因校方规定,个人完全没有意愿;
B=因为校方规定,但个人也有意愿;
C=就算校方没有规定,个人也会考虑参加;
D=就算校方没有规定,个人也会参加;























从表1及图1来看,有超过80%的学生是有参与学会的意愿,所以,在实务上,强制全体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不是什么大问题。

结论1:大多数学生都有参与学会的意愿。


因此,下来主要是考虑两个问题:学会承受能力及场地使用。



表2:2016年学会人数状况
ABCD
201650.60%22.50%10.00%16.90%

注:A=人数爆增,学会难以承受;
B=人数增加了,但可承受;
C=人数差不多一样;
D=人数减少了;






















从表1及图2可知,有一半的同学表示学会人数太多,难以承受。由于问卷设计没有提问是那一些学会,所以,无从知道是学会数目不够,还是学会的人数分布不均。

如果,学会数目不够,那就要增加学会。

如果,学会人数分布不均,那课外活动的主管单位就要进行干预。

以我过去担任学会活动处主任的经验,及有16.9%的同学表示学会人数减少了,后者的可能性高。但也不排除学会数目不够的可能性,这需要有更深入的资料才能做进一步的判断。


结论2:有一半学生表示学会人数过多,难以承受。


另一切身的问题就是场地的使用。

表3:2016年学会场地使用状况
非常不够用不够用够用非常够用
201646.90%37.50%13.80%1.90%
























表3及图3明显表示场地是极度不够用(非常不够用+不够用),高达84.4%。


100%强制学生参与,自然会造成场地使用紧张,不过,有84.4%的同学表示不够用,这个百分比也太高了。

所以,要推行全体学生强制参与学会的政策,也要有配套措施才行。


结论3: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课外活动场地不够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