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星期日

问卷调查之分析(六):学习状况2

前情提要:本分析以问卷A(高中部)的160个数据为主,需要时再参考问卷B(初三及初二)的40个数据。

大家要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基本概念,

学生的学习时间 = 课堂时间 + 课外时间

就是说学生学习的时间不等于教师的教学时间。

现代的教育思潮从过去注重老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并认为学生的“学习”才是教育的目的,也发现学生在课外“自律主动”学习的效果是最有效。因此,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与能力;而要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与能力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课外时间。

课堂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越短。因此,课堂时间不宜过长。

----------------------------------------------------------------------

那现在的课堂时间安排是否适中呢?以下观察4个指标。

1.可支配时间的比较


表1:可自由支配时间百分比的比较
120分鈡內121~150分鈡151~180分鈡180分鈡以上
20154.43.11082.5
201654.916.317.511.3
增幅50.513.27.5-71.2





















观察表1及图1,学生可支配时间在2015年,有82.5%是在3小时时以上,到了2016年则下降到11.3%。另外一端,在2015年只有4.4%的学生可支配时间是在2小时以下,到了2016年则上升到54.9%。当然,这样的结果是符合常理,上课时间长了,课外可支配的时间自然短了。

结论1: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幅度地缩短了。

2.做功课的状况

要完整衡量学生在课外是否有自主学习是不容易的一件事,这里把问题简化,就选择一个很具体且很切身的指标,那就是做功课的状况。

表2:有足够时间做功课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
20151.33.85045
201645.640.612.51.3
增幅44.336.8-37.5-43.7



















第一问题就是观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做功课。从表2及图2来看,显然非常不理想。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不同意)的百分比,从2015年的5.1%上升到2016年的86.2%;另外一端,同意的百分比,从2015年的95%下降到2016年的13.8%。

结论2:学生极缺足够时间做功课。



表3:上课偷做功课
每天3~4/1~2/没有 
20157.524.451.316.9
201661.32011.96.9
增幅53.8-4.4-39.4-10






















学生既然不够时间做功课,但功课总要交,不然,老师也很难交代。所以,通常解决办法就是上课时偷偷做功课。

从表3及图3来看,没有偷做功课的学生从2015年的16.9%下降到2016年的6.9%,看起来问题不能全归于全日制的实行。但另外一端的情况,每天偷做功课的学生从2015年的7.5%上升到2016年的61.3%,看起来全日制要负起很大的责任。

我们推测过往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没有好好利用课余可支配时间好好学习及做功课,只是2016年实行全日制后,连原本学习状况还好的同学都受影响,原本学习状况不良的同学更是变本加厉。

结论3:上课偷做功课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3.上图书馆

另外一个可以衡量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是上图馆的情况。

表4:有上图书馆(超过1小时或以上)
每天3~4/1~2/没有 
20158.811.931.947.5
2016100585
增幅1.2-11.9-26.937.5



















从表4及图4来看,每天上图书馆的同学似乎不受影响,这表示这些少数同学的自律主动性非常强。但看另外一端的情况就很不理想,没有上图书馆的同学,从2015年的47.5%上升到2016年的85%。中间状态的同学(1次至4次/周),从2015年的43.8%下降到2016年的5%。

结论4:学生不上图书馆的比例明显上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